GNSS网络RTK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 | 新闻来源:西安博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数:4233 更新时间:2016-8-26 19:49:29 收藏此页 |
| 3
|
7
|
1.5
|
ZC
|
9
|
1+4台RTK测量碎部点
|
2
|
-
|
HC
|
10
|
1+4台RTK测量碎部点
|
2
|
-
|
CT
|
13
|
1+4台RTK测量图根点
5台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
3
|
1
|
注:在外业仪器作用中,已有CORS系统实际上可以不需要GPS基准站,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外业的生产条件限制,如建筑物密集区树林覆盖密度大的地区以及通讯及卫星信号接收效果差的地域等仍需依靠基准站来解决数据采集问题。
(2)外业数据采集
利用GPS RTK进行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1)控制测量:在进行碎部测量之前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控制点的主要任务是用做GPS RTK测量的基准站。控制点的布设要遵循GPS控制点的基本选择原则,由于要将它作为GPS RTK测量的基准站,故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点位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地方,例如高楼的顶部。RTK测量需要在控制点安置基准站,并把基准站的差分信号发播出去,位置较高的地方有利于差分信号的传播。
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在汽车可以到达的地方。RTK的基准站所需的仪器设备较多,为了能够使基准站工作较长的时间,有时需要携带较重的大功率电池。
控制点点数应合理。如在30km2以内的测区,布设2-3个控制点为宜。RTK电台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一般为5-20km,基准点的差分信号必须覆盖整个测区。对于小于5km2的测区,可以只布设1个控制点。
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可以采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模式,网形的连接采用边连接,GPS接收机最好用双频GPS接收机。由于测图对于控制点的坐标要求不是很高,一般2cm的精度足够满足要求,因此控制测量的时段长度以h为宜。
为了将控制点的坐标与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联系起来,需要联测2个以上的有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坐标的点。数据处理可以采用随机软件,卫星星历采样广播星历即可满足要求。
为了工程进度的需要,控制点的外业采集完成后,一般需要立即进行数据处理,各控制点的坐标最后需要转换到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
2)利用GPS RTK与全站仪组合测量碎部:在单位采用“RTK+全站仪”模式进行碎部测量。这种作业模式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利用RTK测量图根控制点;然后利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利用GPS RTK测量图根控制点:利用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时,可以采用“1个基准站+多个流动站”的作业模式。基准站的基本操作流程为:
天线的对中、整平、定向和量天线高。
GPS天和GPS主机的连接。
发射电台和电池、GPS主机的连接。
基准站的参数设置(不同型号GPS的操作步骤会略有不同)。基本设置内容包括:坐标系统的参数;发射电台的型号、发射频率和数据传输率;控制点的坐标;接收机类型和天线类型;天线高和量高方式等。
启动基准站,注意检查该点的坐标是否正确。
启动发射电台。
基准点测量的常见问题有:
坐标转换问题。一般已知点的X坐标需要加表示带号的两位数值。在输入坐标值时需要将表示带号的两位数值去掉。
坐标系统设置。注意设置中央了午线,旋转参数等值。这些参数不能出错,否则影响志有测量结果。
确保差分改正数已经发射。可以用一台流动站在基准点附近进行测试。若不能接收到差分信号,则城要检查发射电台型号、发射频率和数据传输率等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
流动站的基本操作流程为:
在合适的地点钉入一木桩作为根控制点,用油漆将点位编号写在木桩上,并在附近插一面小红旗便于碎部测量时容易找到该点。
将GPS RTK流动站置于该图根控制点上,待GPS整周模糊度固定后开始RTK“点测量”模式。测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GPS整周模糊度是否固定;能否收到基准站的RTK差分信号;天线类型、天线高是否正确等。
记录该点的点位坐标,填写好点之记。
利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每个全站仪测量小组一般需要配置1名观测员、1名绘图员、1-3名跑镜员。碎部点的主要流程包括:上站、定向、碎部点测量、绘制草图等。
3)利用GPS RTK测量碎部点:在地势上空开阔的地区,完全可以用RTK或CORS系统的RTK作业模式测量碎部点,其测量速度比全站仪更快。根据实践经验,1个GPS流动站的作业速度是1台全站仪作业速度的2-4倍。
根据测量需要,RTK测量碎部点的作业模式可以分为“点模式”和“线模式”两种。
点模式:碎部点的测量都可以采用点模式作业,每进行一次数据记录就可以测量一个点。测量第一个点时的基本操作包括:
仪器连接。将GPS天线、GPS主机、差分信号接收天线、控制器等部件连接好。
用控制器启动GPS主机,建立该测量任务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可存储在控制器上,也可以存储在GPS主机中。为了便于数据,建议文件名称采用“测区+日期+组号”的形式,如测区为XL,时间为2月14日,测量组的编号为A,则该文件命名为“XL0214A”。
参数设置。进行GPS主机类型、接收机天线类型、电台型号等相关参数设置。
选择RTK的测量模式为“点模式”或“测量点”。
输入天线高和测站名称。后续的测量点名会在第一站点名的基础上自动增加。
开始RTK测量。
停止测量。
在测量其他点位时,只需进行“测量”和“停止测量”即可。
利用GPS RTK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在测量不同点位坐标时,保持对GPS卫星的跟踪。
测量时若整周未知数不为整数时,需要检查相关原因,若周围测量环境较差,则可以采用隐蔽点测量模式。
一旦发现没有差分信号时,需要立即进行检查,如检查基准站的发射电台是否有电等。
线模式:对公路、水渠、田埂等线状地物或连续地形,采用“线模式”将具有更高的作业效率。该测量数据的自动记录有两种方式:等时间间隔和等距离间隔存储数据。等时间间隔存储数据是根据设定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样;等距离间隔存储数据是根据设定距离间隔进行数据采样。
采用“线模式”作业的基本流程为:
仪器连接(同“点模式”)。
用控制器启动GPS主机,建立该任务数据文件(同“点模式”)。
参数设置(同“点模式”)。
设定RTK的测量模式为“线模式”或“连续地形”。设定数据时间采样率或距离采样值。设定第一个测量点的点号,开始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测杆的垂直度。当信号状况不好时(如整周模糊度成实数解时)需稍微停顿一个,等变为整数时再继续测量。
在连续测量过程吕,点的变化将根据第一个点的命名方式自动增加。
最后停止测量。
“线模式”测量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不同接收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数据记录形式。如Trimble 5700称之为连续地形,能够进行等时间间隔或等距离间隔测量,点名可以自动增加。Leica SR510称之为轨迹测量,数据记录只能采用等时间间隔存储,点名只能自动生成,不能命名。
在进行连续地形测量时,若碰到一些独立地物,则可以将“线模式”暂停,当独立地物用“点模式”测量完成后,再继续进行连续地形测量。
/*底部导航*/
.footer {font-size: 12px;text-decoration:none;
background: -ms-linear-gradient(#474a50, #0e191f); width: 100%; clear: both;
FILTER: 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Gradient(gradientType=0,startColorStr=#474a50,endColorStr=#0e191f); /*IE 6 7 8*/
background:-moz-linear-gradient(top,#474a50,#0e191f);/*火狐*/
background:-webkit-gradient(linear, 0% 0%, 0% 100%,from(#474a50), to(#0e191f));/*谷歌*/
background: -webkit-gradient(linear, 0% 0%, 0% 100%, from(#474a50), to(#0e191f)); /* Safari 4-5, Chrome 1-9*/
background: -webkit-linear-gradient(top, #474a50, #0e191f); /*Safari5.1 Chrome 10+*/
background: -o-linear-gradient(top, #474a50, #0e191f); /*Opera 11.10+*/
}
.footer_zj {
margin: 0px auto; width: 988px; height: 218px;
}
.footer_zj .fk {
width: 154px; height: 210px; color: rgb(152, 152, 152); margin-left: 40px; float: left; _margin-left: 20px;
}
.footer_zj .fkbt {
color: rgb(231, 183, 0); 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bold; margin-top: 20px; margin-bottom: 5px;text-align: left;
}
.footer_zj .fk ul li {
line-height: 20px; text-align: left;text-decoration:none;
}
.footer_zj .fk ul li a {
background-position: 0px 8px; color: rgb(187, 187, 187); line-height: 20px; padding-left: 15px; display: block; background-image: url("menu/hs_01.jp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text-decoration:none;}
.footer_zj .fk ul li a:hover {
background-position: 0px 8px; color: rgb(255, 255, 255); line-height: 20px; padding-left: 15px; display: block; background-image: url("menu/hs_02.jp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text-decoration:none;}
.footer .dizj {
margin: 0px auto; width: 988px; height: 70px;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 70px;
}
.footer .dizj a:hover {
color: rgb(255, 255, 255);
}

|